早日實現市民的“地鐵夢”
與鐵路、公路、橋梁建設不同,地鐵建設常年在地下進行,普通市民很難直觀地了解建設的階段性成果。近日,在市重點辦(市軌道辦)、軌道交通公司及建設單位的配合下,本報記者深入地鐵1號線南湖站、火車站站和2號線五象大道站等站點施工現場,為讀者帶來軌道建設成果的新鮮資訊:截至8月底,1號線25座車站圍護結構全部完成,17座車站主體結構封頂,民族大道沿線各站點改造和路面整治提升工作已基本完成。
2號線、4號線在五象大道站換乘
“五象大道站是未來地鐵2號線和4號線的換乘點,又建設在五象—銀象立交橋底,施工要求比一般的地鐵站點要高。”在施工現場,建設單位技術負責人謝建龍向記者介紹未來的五象站:“地下三層、局部四層,在路口各個方向分設四個出入口,方便市民乘坐地鐵出行。”
常規的地鐵站一般都是兩層,為什么五象站需要“地下三層、局部四層”的格局呢?謝建龍解釋說,地下2、3層和局部4層用于地鐵購票、乘車和換乘,而地下1層則是銀海大道下穿五象大道的隧道。“隧道設置將有效緩解路面交通壓力,保證銀海大道的暢通。”
謝建龍說,為了確保隧道暢通,五象站較之常規地鐵站足足寬了16米。考慮到站點建設對路面交通的影響,施工方在市重點辦(市軌道辦)等部門的協調下,反復調整疏解方案,目前正在開展前期樁基工作。
地鐵站建在立交橋底,會不會影響立交橋的通行安全?謝建龍表示,五象—銀象立交橋在規劃建設初期就已經考慮到地鐵施工的影響,兩座橫跨銀海大道的橋墩相隔足有59米,地下施工不會對立交橋構成威脅。
與尚在建設初期的五象站相比,1號線南湖站已經為廣大市民所熟知——在民族濱湖路口,不同階段的施工圍擋已成為南寧地鐵建設的標志。1號線南湖站14標項目經理部工程部長孫剛介紹說,目前南湖站主體結構已經全部封頂,正在進行出入口施工:“建成后的南湖站將設置5個出入口,分布于南寧國際大酒店、銘湖經典等建筑附近。”
在孫剛的帶領下,記者通過施工便道走進正在施工的南湖站。雖然地面溫度在30℃以上,但17米深的地下卻顯得十分涼爽,站臺等設施已經初現雛形。孫剛告訴記者,目前地下工程已經穿越濱湖路和南湖,等待與1號線其他站點接駁;車站建成后,施工圍擋區域內的濱湖公園將恢復原狀。
1號線17座車站主體結構封頂
市軌道辦提供的數據顯示:截至8月底,1號線25座車站圍護結構全部完成,17座車站主體結構封頂,民族大道沿線各站點改造和路面整治提升工作已基本完成,項目累計完成投資68.46億元;2號線全線除福建園站和秀廂站(原友愛北站)外,所有站點均實現了全圍蔽施工,全線各站點臨水臨電均已接通,盾構專電已開展報裝工作。此外,3號線于7月31日召開設計啟動大會,勘察(初勘)工作已于8月1日進場開展。
針對軌道交通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征地拆遷、管線改遷、渣土外運等一系列問題,市重點辦(市軌道辦)定期(每周)與不定期組織召開工程推進重大議題事項協調會,累計召開各類協調會78次,解決問題310個。“地鐵建設周期長、投資大、任務重、涉及部門多,我們積極協調有關部門提高服務意識、開通綠色通道,同時組織人員深入施工現場發現問題、解決困難,盡全力保障地鐵建設。”市重點辦副主任朱國良介紹說。
“既要滿足軌道交通建設的需要,也要保障周邊群眾的合法權益。”朱國良說,在確保施工需要的前提下優化交通組織,盡可能地減少道路占用的同時,市重點辦(市軌道辦)經常深入周邊企業、社區,與商鋪業主、社區居民進行交流溝通:“不少市民都認識到,地鐵建設是一項利國利民的民生工程、民心工程,建設期間付出一些代價,是為了將來更加便捷、暢通地出行。” 朱國良說,隨著思想工作的逐步深入,市民的認識也有了顯著提高,相關站點在較短時間內就完成了施工圍蔽征拆工作,為后續施工建設的順利推進奠定了基礎。“我們將與各單位共同努力,爭取早日實現南寧市民的地鐵夢”。